增塑剂对陶瓷坯的作用
一般来说,增塑剂加入塑料聚合物后,既不会发生化学变化,反而会发生增溶作用,增塑剂可以插入聚合物分子链的分子结构中,减弱分子原子间的作用力,扩大聚合物链之间的距离,然后改变聚合物结构使其越来越柔软,提高伸长率、柔韧性和抗冲击性,以降低聚合物的强度、粘度和热膨胀系数,改进聚合物的混合而不是调味。
增塑剂的发展
1907年,美国贝克兰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种塑料——酚醛树脂塑料,从此打开了塑料使用的大门。塑料很快被应用到许多行业,塑料也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。尽管塑料很漂亮,但由于其化学性质,它们通常又硬又脆,难以生产和加工。这时,就应该生产坯体增强剂的增塑剂。
早使用的增塑剂都是天然化合物,如樟脑丸。1912年以来,磷化剂和邻苯二甲酸酯对纤维环氧树脂的增塑作用被发现,开启了酯类增塑剂发展的序幕。1935年,聚乙烯(PVC)生产现代化后,陶瓷坯体的增塑剂得到广泛应用。目前,商用陶瓷坯料增塑剂有500多种,主要用于包装制品、皮具制品、建筑装饰材料、小型玩具、汽车零部件、电子信息产品等大量的橡塑制品的零部件。数据显示,2014年,全球陶瓷钢坯增塑剂消费量约为600万吨,其中超过93%的陶瓷钢坯增塑剂用于聚乙烯塑料。
陶瓷坯体增塑剂是灵丹妙药或是恶魔?
对于塑料及其相关的外包装、汽车、电子信息技术、装饰建材、化工厂等行业来说,陶瓷坯料增塑剂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改性剂是显而易见的,也是不可或缺的。但是,在增塑剂提高塑料本身性能的同时,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,那就是陶瓷本体的一部分增塑剂转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。
这种危害不容忽视,而在当今社会的安全与健康中,一切与安全有关的小事一度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,尤其要重视。这不是增塑剂就成了媒体熟悉的客户,类似于“经常涂指甲油容易不孕”、“用保鲜膜小心中毒”、“给宝宝买零食小心陶瓷身体增塑剂”、“书纸有害”、“当心毒”等报道都不让人恐慌。许多报道的背后,反映了陶瓷体增塑剂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,也反映了增塑剂的潜在安全隐患无处不在。去年,上海市质监局对30批塑料包装书膜、书皮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,发现有25批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不符合判断规定,存在安全隐患。
那么,陶瓷钢坯增塑剂有哪些安全隐患呢?目前,发现安全隐患的目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陶瓷体增塑剂,主要有6种。陶瓷体增塑剂无异味或有微香味,不溶于水,但溶于有机溶液。在塑料游离状态下,可转移到自然环境中,关键通过人体口腔、皮肤粘膜等接触进入体内。